新聞中心
NEWS
產品快速鏈接
聯系我們
泉州七洋機電有限公司 (總部)
銷售部TEL: 0595-22488678
采購部TEL: 0595-22462688
人力資源部TEL:0595-22455381
傳真: 0595-22461288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常泰街道樹兜工業區洪山路20號
郵編:362000
熱量表耐久性行業難題求解
瀏覽數:5855 添加時間:2014/10/24 9:42:55 來源:互聯網
天氣轉涼,北方地區供暖提上日程。隨著供熱計量改革的深入,熱量表計量的準確性和長期可靠性又將成為行業關注焦點。“21家熱量表生產制造企業參加試驗,共78臺表,試驗整體合格率為88.5%”。近日在山東省泰安市召開的中國計量協會熱能表工作委員會耐久性試驗項目總結會上,這一結論,無疑給行業吃了一顆“定心丸”。
高標準耐久性試驗迫在眉睫
近兩年,中國供熱改革、計量收費已從區域試點進入全面推進階段,與之相伴隨的是熱量表市場的快速發展。但是,幾年來,市場上熱量表良莠不齊,尤其是其耐久性不能保證,導致了許多質量問題,以至于有的項目只能采用進口的熱量表,就連業內部分專家,也對國內熱量表的質量表示擔憂。
住房城鄉建設部市政公用行業專家委員會委員、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樹鐸在總結會上指出,熱量表作為熱計量貿易結算的重要計量器具和依據,必須保證計量準確性和長期可靠性。
據了解,采用熱量表的分戶熱計量方式在歐洲已使用30多年,被證明是科學的。而在我國卻幾乎要被廣受爭議的“通斷時間面積法”等其他計量方式取代,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熱量表的故障率高。
為什么有些符合我國現行標準要求,且取得了計量制造許可證的熱量表,卻無法保證有效使用5年以上?除了供熱水質和人為影響外,王樹鐸表示,為了保證熱量表的長期使用,需按照規定進行耐久性試驗,而我國的熱量表技術標準耐久性試驗要求很低,與歐洲標準差別較大,我國的大部分熱量表企業,還沒有建立和使用保證其產品可以達到歐洲技術標準的耐久性試驗設備。他認為,我國熱量表與歐洲產品標準的技術要求上,最大、最重要的差別就在耐久性試驗上。歐洲熱量表質量的保證和提高,與其對熱量表耐久性試驗的重視、耐久性試驗技術要求的不斷升級是密切相關的。
事實上,國內一些優秀熱量表企業,其產品已經達到了歐洲標準,但由于難以界定和認可,只能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由此可見,無論對于熱量表企業,還是整個行業,進行更高標準的耐久性試驗都已經是迫在眉睫。
企業自發立“優勝劣汰”門檻
沒有認證就沒有信譽,也就沒有市場。對熱量表行業來說,全面開展耐久性試驗已成為進行“優勝劣汰”的門檻,而對企業,產品若能通過試驗,則會成為市場的敲門磚。目前取得生產許可證的熱量表生產企業已達200多家,誰又是市場的王者?
開展耐久性試驗,已成業內共識。在此背景下,2013年12月,中國計量協會熱能表工作委員會在行業內發起以歐洲標準為參照的熱能表耐久性試驗。委員會在會員單位及技術機構范圍內征集參與試驗企業、機構及專家,由符合試驗項目要求的企業和機構提供耐久性試驗設備,愿意參與的企業提供試驗樣表,并由參與的機構及企業共同成立項目小組,開展耐久性試驗。
在項目小組成立會議上,自愿參與試驗的單位共23家——計量機構2家,熱量表企業21家(9家為項目組成員,12家為參與試驗企業)。會上選舉產生了耐久試驗項目組、首復檢機構和專家組成員。
項目組有關負責人介紹說,由項目組成員及專家組成員共同制定設備標準及實施方案,所有試驗方法及各項決定均由專家及項目組成員討論決定。試驗形式為分散試驗,即項目組所有成員均提供試驗設備參與到試驗中,參與試驗的熱量表樣隨機編號,采取抽簽方式分散到不同的試驗設備上。
為了保證項目能夠公平、公正地進行,試驗要求同一試驗設備上不出現兩臺或兩臺以上同一家企業的產品,提供裝置的企業不進行本企業產品的試驗;專家組對各承擔試驗的裝置進行不定期的監督檢查,各試驗裝置均需對試驗過程全程進行視頻監控;每輪試驗結束,專家做現場監督檢查報告,各試驗室的設備運行數據均能自動采集并保存,保證整個試驗的過程可查詢、可監督;裝置的運行數據全程保存,同時定期記錄各被測表的運行數據。
國內企業有能力挑戰歐洲標準
在項目組成員的熱量表生產車間,記者了解到熱量表耐久性試驗的過程:不同熱量表,在保持90~95攝氏度高溫穩定的條件下,通過不同流量的變化,對熱量表進行2400小時(100天)耐久性的試驗;再在90攝氏度溫度穩定下持續通過最大流量進行300小時附加試驗。根據標準說明,2400小時耐久性試驗相當于實際工況下5年的使用壽命,300小時附加耐久試驗相當于工況下3年的使用壽命,通過耐久試驗的樣表相當于至少可以滿足正常工況下8年的使用壽命。
21家企業的78臺熱量表,就是這樣經過100天及隨后300小時的“煎熬”,終于站到了最后的評判臺上——“試驗整體合格率為88.5%”。據了解,不合格的情況分別出現在外觀顯示、密封性、示值誤差及累積熱量偏差方面。
熱能表工作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熱量表長期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由許多因素組成,對其穩定性和可靠性的驗證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就目前來講,耐久性試驗雖不能成為完全反映其長期可靠穩定運行的依據,卻是一個相對比較有效的檢測手段。通過這次試驗可以看出,大多數參加企業的熱量表是可靠的,但這畢竟是在試驗室進行的,今后應更加真實地模擬實際供暖水質及現場運行條件,尤其是針對超聲波換能器的特點,開展更多形式的試驗,才能為持續提高產品質量提供有力支撐。
據了解,參與試驗的21家熱量表生產企業大都是行業里的佼佼者,其產品在市場上占有較大的份額。由此可以推斷,國內企業完全有能力生產符合歐洲標準的高品質的熱量表。但同時也要看到,正是由于參與試驗的產品質量相對精良,目前市場上熱量表的合格率,應該低于這個比率。在供熱計量改革的浪潮中,在與國外品牌的較量中,我國的熱量表企業還任重道遠。
來源:中國建設報http://www.chinajsb.cn/bz/content/2014-10/10/content_141934_2.htm
高標準耐久性試驗迫在眉睫
近兩年,中國供熱改革、計量收費已從區域試點進入全面推進階段,與之相伴隨的是熱量表市場的快速發展。但是,幾年來,市場上熱量表良莠不齊,尤其是其耐久性不能保證,導致了許多質量問題,以至于有的項目只能采用進口的熱量表,就連業內部分專家,也對國內熱量表的質量表示擔憂。
住房城鄉建設部市政公用行業專家委員會委員、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樹鐸在總結會上指出,熱量表作為熱計量貿易結算的重要計量器具和依據,必須保證計量準確性和長期可靠性。
據了解,采用熱量表的分戶熱計量方式在歐洲已使用30多年,被證明是科學的。而在我國卻幾乎要被廣受爭議的“通斷時間面積法”等其他計量方式取代,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熱量表的故障率高。
為什么有些符合我國現行標準要求,且取得了計量制造許可證的熱量表,卻無法保證有效使用5年以上?除了供熱水質和人為影響外,王樹鐸表示,為了保證熱量表的長期使用,需按照規定進行耐久性試驗,而我國的熱量表技術標準耐久性試驗要求很低,與歐洲標準差別較大,我國的大部分熱量表企業,還沒有建立和使用保證其產品可以達到歐洲技術標準的耐久性試驗設備。他認為,我國熱量表與歐洲產品標準的技術要求上,最大、最重要的差別就在耐久性試驗上。歐洲熱量表質量的保證和提高,與其對熱量表耐久性試驗的重視、耐久性試驗技術要求的不斷升級是密切相關的。
事實上,國內一些優秀熱量表企業,其產品已經達到了歐洲標準,但由于難以界定和認可,只能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由此可見,無論對于熱量表企業,還是整個行業,進行更高標準的耐久性試驗都已經是迫在眉睫。
企業自發立“優勝劣汰”門檻
沒有認證就沒有信譽,也就沒有市場。對熱量表行業來說,全面開展耐久性試驗已成為進行“優勝劣汰”的門檻,而對企業,產品若能通過試驗,則會成為市場的敲門磚。目前取得生產許可證的熱量表生產企業已達200多家,誰又是市場的王者?
開展耐久性試驗,已成業內共識。在此背景下,2013年12月,中國計量協會熱能表工作委員會在行業內發起以歐洲標準為參照的熱能表耐久性試驗。委員會在會員單位及技術機構范圍內征集參與試驗企業、機構及專家,由符合試驗項目要求的企業和機構提供耐久性試驗設備,愿意參與的企業提供試驗樣表,并由參與的機構及企業共同成立項目小組,開展耐久性試驗。
在項目小組成立會議上,自愿參與試驗的單位共23家——計量機構2家,熱量表企業21家(9家為項目組成員,12家為參與試驗企業)。會上選舉產生了耐久試驗項目組、首復檢機構和專家組成員。
項目組有關負責人介紹說,由項目組成員及專家組成員共同制定設備標準及實施方案,所有試驗方法及各項決定均由專家及項目組成員討論決定。試驗形式為分散試驗,即項目組所有成員均提供試驗設備參與到試驗中,參與試驗的熱量表樣隨機編號,采取抽簽方式分散到不同的試驗設備上。
為了保證項目能夠公平、公正地進行,試驗要求同一試驗設備上不出現兩臺或兩臺以上同一家企業的產品,提供裝置的企業不進行本企業產品的試驗;專家組對各承擔試驗的裝置進行不定期的監督檢查,各試驗裝置均需對試驗過程全程進行視頻監控;每輪試驗結束,專家做現場監督檢查報告,各試驗室的設備運行數據均能自動采集并保存,保證整個試驗的過程可查詢、可監督;裝置的運行數據全程保存,同時定期記錄各被測表的運行數據。
國內企業有能力挑戰歐洲標準
在項目組成員的熱量表生產車間,記者了解到熱量表耐久性試驗的過程:不同熱量表,在保持90~95攝氏度高溫穩定的條件下,通過不同流量的變化,對熱量表進行2400小時(100天)耐久性的試驗;再在90攝氏度溫度穩定下持續通過最大流量進行300小時附加試驗。根據標準說明,2400小時耐久性試驗相當于實際工況下5年的使用壽命,300小時附加耐久試驗相當于工況下3年的使用壽命,通過耐久試驗的樣表相當于至少可以滿足正常工況下8年的使用壽命。
21家企業的78臺熱量表,就是這樣經過100天及隨后300小時的“煎熬”,終于站到了最后的評判臺上——“試驗整體合格率為88.5%”。據了解,不合格的情況分別出現在外觀顯示、密封性、示值誤差及累積熱量偏差方面。
熱能表工作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熱量表長期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由許多因素組成,對其穩定性和可靠性的驗證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就目前來講,耐久性試驗雖不能成為完全反映其長期可靠穩定運行的依據,卻是一個相對比較有效的檢測手段。通過這次試驗可以看出,大多數參加企業的熱量表是可靠的,但這畢竟是在試驗室進行的,今后應更加真實地模擬實際供暖水質及現場運行條件,尤其是針對超聲波換能器的特點,開展更多形式的試驗,才能為持續提高產品質量提供有力支撐。
據了解,參與試驗的21家熱量表生產企業大都是行業里的佼佼者,其產品在市場上占有較大的份額。由此可以推斷,國內企業完全有能力生產符合歐洲標準的高品質的熱量表。但同時也要看到,正是由于參與試驗的產品質量相對精良,目前市場上熱量表的合格率,應該低于這個比率。在供熱計量改革的浪潮中,在與國外品牌的較量中,我國的熱量表企業還任重道遠。
來源:中國建設報http://www.chinajsb.cn/bz/content/2014-10/10/content_141934_2.htm
相關資訊
- 2015-7-14供熱分戶計量改造進展緩慢的原因分析
- 2015-5-27國外怎樣采暖計費
- 2015-3-23停暖后應該注意什么
- 2014-10-21全國熱量表耐久性試驗總結會議在泰安召開